大牛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资格证真题>中学历年真题>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2)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2)

更新时间:2016/10/29 10:05:27  栏目:中学历年真题  来源:大牛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阅读( )
导读: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杜威
  3.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礼记》
  4.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5.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
  A.参与观察法
  B.行动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非参与观察法
  6.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结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综合课程
  7.《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通过教育,科学知识与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表明(  )。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
  C.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D.教育传递科学知识
  9.人们熟悉钳子是钳东西的,很难想到它还能当锤子使用。这种现象是(  )。
  A.原型启发
  B.知觉特点
  C.功能固着
  D.知识经验
  10.利用校园的文化墙和黑板报来影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说服教育法
11.古代学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一致性原则
  B.正面引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严格要求原则
  1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  )的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表现了(  )。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14.上课时,有个别学生两眼呆呆地望着老师一动不动而内心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大部分的学生其视、听、动作则始终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换到另一个问题。两类学生分别反映了注意的(  )。
  A.分散与转移
  B.分散与分配
  C.转移与分配
  D.转移与分散
  15.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16.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计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17.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
  A.学习困难综合症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行为
  18.下列选项中,(  )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小倩得知自己雅思成绩为7.5时,兴奋地拉着妈妈转了好几个圈。此时,小倩的情绪状态为(  )。
  A.激情
  B.热情
  C.心境
  D.应激
  20.在一节生活探究课的总结环节中,张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头脑风暴,分享彼此的观点,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课堂教学(  )的特点。
  A.发展性
  B.互动性
  C.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D.教育性
  2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23.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24.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侧重点是一样的。
  25.倒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
  27.简述德育过程中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28.简述运用演示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9.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在某中学的一堂物理课堂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先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老师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问题:
  (1)请用教学原则来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8分)
  (2)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这一原则?(10分)
  31.材料: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问题:
  (1)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8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2.【答案】A。解析: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3.【答案】C。解析:“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学记》,意思是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体现了教师观。
  4.【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
  5.【答案】B。解析: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6.【答案】D。解析:综合课程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7.【答案】C。解析:这句话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
  8.【答案】A。解析: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9.【答案】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10.【答案】C。解析:利用学校环境影响学生品德,属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选情感陶冶法。
  11.【答案】C。解析:该句话中提到了知、行,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
  12.【答案】A。解析:干扰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早上起来学习时不存在先前学习材料,不会产生前摄抑制。
  13.【答案】B。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
  14.【答案】A。解析: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或者是分神,说明注意力被其他无关对象所吸引。个别学生两眼呆呆地望着老师一动不动而内心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属于注意的分散;而注意的转移是指将注意力主动的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从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属于注意的转移。
  15.【答案】B。解析: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题干中植物学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16.【答案】B。解析: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17.【答案】D。解析: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数数是一种典型的强迫症行为。
  18.【答案】B。解析: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9.【答案】A。解析: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20-【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互动性。
  21.【答案】D。解析:群体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正确的。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地、系统地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23.【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错误的。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4.【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错误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5.【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错误的。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属于逆向迁移,两种学习之间是干扰作用属于负迁移。所以,倒摄抑制是一种逆向负迁移。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这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这要求教育要分阶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不搞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这要求教育要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27.【参考答案】
  知行统一原则指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28.【参考答案】
  (1)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2)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
  (3)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以使目的明确,现象明显。
  29.【参考答案】
  (1)相似性。包括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和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反之,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
  (3)学习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有促进和阻碍两种影响。
  除这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而材料中,同学们仅仅是学习了保险丝的有关理论知识,在遇到实际情境时不能学以致用,无法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1.【参考答案】
  (1)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
  ①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②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地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③不正确的学习归因
  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的归因,想取得成绩又认为自己做不到,导致丧失了学习信心。
  ④教师对其进行错误的反馈
  教师对甲同学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